汉朔科技IPO:主要产品靠代工 面临知识产权诉讼

汉朔科技业务发展面临三大隐患,其中的知识产权纠纷或许会对其IPO前景造成影响。

汉朔科技IPO:主要产品靠代工 面临知识产权诉讼

《理财周刊-财事汇》张锦程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零售门店数字化升级已经非常普遍。这一领域也成了一片红海,相关公司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头部企业希望通过上市做大规模,以提升其在整个产业链上的话语权和公司竞争力。

10月30日,零售门店数字化供应商汉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朔科技”)更新IPO招股书,计划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拟募资11.82亿元,用于门店数字化解决方案产业化项目、AIoT研发中心及信息化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虽然已有一定的行业地位,但汉朔科技还存在产品靠外协加工、知识产权纠纷等问题。汉朔科技能否通过上市,拓宽其产品护城河,还有待观察。

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4%

随着新零售的快速发展,智能硬件、无线通信、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与零售场景深度融合,进一步打通了线上线下渠道,实现了“人、货、场”的全面升级和重构。

国内最大SaaS社群“崔牛会”的创始人崔强告诉《理财周刊-财事汇》,传统线下零售一般有两方面的数字化需求:一是门店硬件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从纸质价签、扫码收银机等传统硬件向电子价签、自助收银等智能终端升级;二是通过SaaS服务、云端部署等模式,完成总部与门店的数据整合,提升运营水平。

招股书显示,汉朔科技成立于2012年9月,公司聚焦线下零售场景,围绕零售门店数字化领域,构建了以电子价签系统、SaaS云平台服务等软硬件产品及服务为核心的业务体系,为零售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助力。

据咨询机构CINNO 发布的数据,汉朔科技2022年在国内电子价签市场的占有率为64%,同时电子价签收入规模在全球同行业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二。四川省连锁商业协会会长冉立春表示,目前电子价签主要应用还是在商超领域,先发优势对于电子价签终端服务商的业务拓展至关重要。

据招股书披露,汉朔科技已与欧尚、奥乐齐、华润万家、多点集团等国内外零售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同时还在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区或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为全球超过400家客户提供服务。

营收构成显示,汉朔科技的业务以硬件销售为主,2020年至2023年前6个月(以下简称“报告期内”),电子价签终端在汉朔科技主营收入中的占比从90.58%提升至94.11%,配件及其他智能硬件的营收占比从7.80%降至3.70%,软件、SaaS及技术服务的营收占比仅2%左右。

除了营收依赖电子价签终端这个大单品,汉朔科技的盈利能力也有波动。报告期内,汉朔科技的主营收入分别为11.90亿元、16.17亿元、28.58亿元和18.7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48.80万元、-631.78万元、2.07亿元和3.24亿元。

可以看到,汉朔科技近两年盈利能力突然大增,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净利润(3.24亿元)竟然超过去年三年之和(2.83亿元)。汉朔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随着公司销售规模增长,超过各项期间费用率的增长幅度,且汇率波动逐渐企稳,公司净利润和净利率水平均有大幅提升。

面临三大隐患

多年深耕,厚积薄发,汉朔科技的营收、净利润猛增。而从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来看,汉朔科技也还有几大隐患。

首先,汉朔科技的产品几乎全部依靠外协加工。以大单品电子价签终端为例,2020年及2021年,电子价签终端总数量的10%还由汉朔科技自主生产。2022年,这个比例已降至0.74%,今年上半年更是只有0.04%。

据悉,汉朔科技产品的外协加工模式为:汉朔科技自行采购电子价签显示模组、芯片和电池等原材料,再送到立讯精密(002475.SZ)、惠州比亚迪等公司生产整机。今年上半年,汉朔科技支付给立讯精密、惠州比亚迪的外协加工费用合计2.07亿元,占整机外协加工费用(2.48亿元)的比例达83.54%。2022年,这一比例为83.89%。

其次,汉朔科技对核心原材料采购有重大依赖。从业务分工来看,汉朔科技主营的电子价签终端业务已处于电子纸产业链的最后一环,其所需的核心零部件–电子价签显示模组,主要从东方科脉、清越科技(688496.SH)采购而来。

2020年至2022年,汉朔科技向东方科脉、清越科技采购电子价签显示模组的金额在采购总金额中的占比稳定在40%左右,今年上半年也有32.48%。

看到这里,我们已然明了,汉朔科技更像是一个综合电子价签显示模组、芯片和电池等原材料的集成商,且集成产品主要由外协工厂加工。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这种模式在芯片半导体行业非常常见,即Fabless模式,指公司专注于IC芯片设计,然后产品由台积电等纯代工厂生产。

Wind数据显示,目前A股已有灿瑞科技(688061.SH)等几十家采用Fabless模式的IC芯片设计公司。柏文喜认为,Fabless模式下,相关公司需要对上游(采购)和下游(代工)有一定的掌控能力,汉朔科技通过上市,扩大其经营规模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可以看到,留给汉朔科技自由度较大的,就在集成环节。而在这一环节,汉朔科技面临知识产权纠纷。这是第三个隐患。

据招股书披露,截至今年10月30日,汉朔科技存在一起作为被告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原告SES公司起诉汉朔科技及其美国子公司侵权,目前该案件已被纽约东区联邦地区法院受理,并正在审理过程中。

此外,SES公司向巴黎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宣布汉朔科技持有欧洲专利的法国部分无效。同时,SES公司也向欧洲统一专利法院慕尼黑分院申请临时禁令,要求汉朔科技不得在UPC成员国家提供、流通、使用、进口或持有部分产品版本。

知识产品纠纷影响IPO的案例屡见不鲜。Wind信息显示,仅科创板,近两年就有奥比中光 VS 宁波盈芯、昱能科技 VS Tigo、极米科技 VS 光峰科技、易来智能 VS Signify/鸿雁电器等多起因知识产权纠纷,影响IPO进程的案例。最终,汉朔科技与SES公司的知识产权纠纷是否会对其IPO前景造成影响,还有待观察。

值得一提的是,为汉朔科技提供核心零部件的东方科脉、清越科技也在寻求上市,截至今年10月30日,东方科脉的IPO状态为“恢复审核”,清越科技则已于去年12月28日登陆科创板。汉朔科技能与他们在A股相会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猎财经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caijing.com/xwzx/4861.html

(0)
李落扬李落扬
上一篇 2023年11月3日 09:59
下一篇 2023年11月10日 09:0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