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短信营销退潮,只为避避315的风头吗?

文章来源:独角金融

猎财经已获转载授权

作者:韩野  江一梦

金融短信营销退潮,只为避避315的风头吗?

315前夕,金融短信营销风潮突然退去,独角金融(微信公众号:uni-fin)发现,在多个推广合作渠道,短信渠道平台在寻求合作方时,特别注明“P2P理财借贷等企业暂时无法合作。”

金融短信营销曾一度疯狂。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的举报受理情况显示,2019年1月,收到2.3万件次垃圾短信举报,金融保险业推销占比达到45.3%。

“借钱平台发短信骚扰,根本没有注册过。”聚投诉网站上,金融类短信投诉也让广大手机用户头疼。

而最近几天,有读者向独角金融反映,接收到金融营销短信频次下降。以前平均每天都能收到一、两家平台的短信营销,现在隔两三天收到一条。“最近风头不好,被盯上了。”在网贷交流群中,有爆料称网贷平台方寻找短信渠道合作时,推广平台方也表示“315期间避开风口”。

扰民的金融短信营销

“我们做106短信平台,三网通道,金融营销类可以发信用卡、网贷、个贷等。”一家短信营销平台的商务经理张经理告诉独角金融(微信公号:uni-fin),业内把以号码开头为106的短信平台,称为106短信平台,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提供的网关短信平台,内容多是企业发送营销推广,通道稳定、安全。

网贷平台使用短信推广渠道可以用于发送注册验证码、平台的活动营销信息和还款信息。现在,也很有很多平台使用短信推广渠道用于获客。

在短信平台推广,成本相对较低。张经理给独角金融算了一笔账,他们平台金融短信成功率高,注册转化0.65%-1.84%,每条不到一毛钱,获客成本最多10元/人。

据张经理透露,手机用户有时收到同一网贷平台的营销短信,但是发短信的号码不是同一个。一方面,网贷平台会找多家短信营销公司推广,另一方面,正规的渠道一般拥有工信部审批的数十个号码,比如他们就有数十个10690码号。

如果出现漏发,短信营销平台会补发,有自称到达率99.99%的平台,能够精准发布信息触达用户,转化率高。而用户信息的来源,不言而喻。

在315前夕,短信平台发布金融类营销推广就慎重的多。有平台商务经理发布需求时特别指出,315期间,金融类的短信还有一条通道可以推,每日限量。此外,许多网贷平台也选择“避风头”,暂停了金融短信营销。但是独角金融发现,仍有平台在“顶风作案”。

已经上岸的“老哥”(还清贷款的多头借贷者)在群里吐槽道,“我已经不借了,还有一些新口子每天短信轰炸。”而聚投诉上也不乏难忍短信骚扰的用户,投诉称“每天都是垃圾短信,要不就是谁给我转账多少钱让我去领取,要么就是额度已经下来让我去领取。”

金融短信营销存风险

“315”期间,为何仍有部分机构“冒死”发送短信?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我国拥有巨大的消费信贷以及短信市场。

从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可以看到,虽然从2016年起,我国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增速放缓,但从2013年开始,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在逐年增加,余额总量从2013年的12.97万亿,增加到2018年底的37.79万亿。

另外,广阔的短信市场同样是一片厚土。据工信部资料显示,2018年,我国移动短信业务收入达392亿元,短信业务量较2017年增长了14%。

因此,面对信贷市场的扩大,作为低门槛、低成本、高收益的短信业务自然成为信贷营销的绝佳帮手,并且成为众多资本追捧的对象。

但众多信贷营销短信涌入个人手机,给许多人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最普遍的问题是信贷营销短信变成令人头疼的骚扰短信。更让人恼火的是,这些机构不经用户同意就发送信贷营销短信的行为,却不构成违法犯罪行为。

上海九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朱敬律师向独角金融(微信公号:uni-fin)解释道:“这属于商业性短信,根据《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十八条规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向其发送,否则属于违反了部门规章,但不属于违法。”

除此之外,最让广大用户担忧的就是个人信息的泄露。

目前,有些不专业的短信服务商没有获得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在不能走运营商直连通道的情况下,通过其他非正规途径传输用户信息;有些服务商网站、接口的信息传输没有加密;更可气的是有些服务商直接把客户信息卖给其他商业团体或机构牟利……

虽然朱敬律师针对个人手机号码泄露可能带来的危害及相关惩罚向独角金融(微信公号:uni-fin)表示:“电话号码属于个人信息,非法方式获得,可能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短信虚构内容,以非法获取他人财产为目的,还会涉及诈骗罪,而通过短信的方式实施犯罪是从重处罚情节,最高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但由于用户信息泄密而引发的诈骗案件屡见不鲜:收到诈骗短信,济南一市民4500元钱被“吸走”;一条短信牵出跨省大案,邯郸警方破获积分兑换诈骗;锦州一男子利用伪基站发送短信,进行电信诈骗……这些也成了许多人终生挥之不去的梦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猎财经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ecaijing.com/rwgd/317.html

(0)
李落扬的头像李落扬
上一篇 2019年3月14日 09:57
下一篇 2019年3月14日 18:3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